近日,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,正式公布了“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典型案例”遴选结果。经全国范围征集与专家评审,共61个案例入选。我校申报的《产教融合、标准引领、人才共育——打造“未来非洲”“数字东盟”职教出海双引擎》案例成功获选,成为全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的典范之一。
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,我校坚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,助力国际产能合作,借助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机制,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,坚持产教融合、标准引领、人才共育,打造“未来非洲”“数字东盟”职教出海双引擎。实施“未来非洲—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”,开展中非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,面向非洲、东盟国家院校师生及“走出去”企业员工举办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培训,开发国际化专业标准、课程标准、教学资源,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和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能人才。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,结合非洲、东盟职教发展需求,建设中文工坊、班·墨学院和境外分校,搭建中外校企合作交流桥梁,打造标杆示范项目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显著提升了办学成效,获得中外媒体广泛宣传报道,为“职教出海”提供宝贵经验与示范。
此次入选全国典型案例,是对学校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的充分肯定。下一步,学校将以深化产教融合、强化标准引领、创新人才共育为着力点,持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出海走深走实,为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产能合作提供更坚实的“日职支撑”。(国际教育系 于丽丽)
